?
2012-10-06 17:25?來源 揚子晚報
滴血認親準嗎 甄嬛傳滴血認親不靠譜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這樣的情節,為了證明兩人是父子關系,那就滴血認親吧。那么滴血認親準嗎?是不是科學的?事實上電視劇中的滴血認親很“坑爹”,很不靠譜,血液中的大部分成分是水,這么會不相融呢?陌生人的血液也是可以融合的。
甄嬛傳滴血認親不靠譜
A
《甄嬛傳》中,甄嬛被告發與太醫溫實初有奸情。滴血認親的水碗里被摻了明礬,滴血后溫實初與皇子血液相融,甄嬛提出水有問題。
B
電視劇《尋秦記》中,大殿滴血認親一幕,穿越到古代的項少龍也是利用“加料”的小動作,證明了假嬴政與秦王的親子關系。
C
《九品芝麻官》結尾,惡霸常威不肯招供強奸戚秦氏的事實,包大人掉包讓其與自己兒子滴血認親,兩滴血相融,騙得常威招供。
滴血認親太“坑爹” 就讓事實說話吧
●實驗對象:揚子晚報記者(O型血)、志愿者母子(胡女士53歲,A型血;陳先生26歲,O型血),志愿者朱小姐(A型血),志愿者何小姐(B型血)
●實驗器材:醫用針頭、燒杯、清水、白礬、清油
實驗1
親生母子——融了 非親血液——融了
記者在玻璃杯中裝入約2厘米高的清水,胡女士母子分別刺破手指將血液滴入。和電視情節不一樣的是,血液滴到水里之后散開了,并不是呈“血珠”形狀,沉到杯底后出現了血絲,兩滴血也似乎“各自為政”。隨著時間的推移,淡紅色的暈染逐漸加大。隨后揚子晚報記者緩緩搖動燒杯,兩滴血液慢慢化開,將杯中水染成了淡紅色。這和墨水滴到水里有點相似,只不過墨水散的、融的要快一些。
非親血液又如何呢?揚子晚報記者將自己的血液與朱小姐的血液滴入燒杯中。記著和朱小姐沒有血緣關系,但是和剛才胡女士母子的實驗一樣,血液融合了。而電視劇中的情節則是——非親血液會凝結成“血珠”形狀,各自沉在杯底。
“加料”是不是真有效?
答案:有一點暫時的功效,但到最后依然是相融的
實驗2
水加白礬——加速相融
《甄嬛傳》中溫太醫稱若水中含清油,無論兩人是否有血緣關系,血液都不可相融;若水中加有白礬,則任何血液都可以相融。
為了驗證這一點,記者又做了兩個實驗。沒有親緣關系且血型不同的志愿者朱小姐與何小姐,各將一滴血滴入杯中,記者立即投入了一粒米粒大小的白礬,白礬很快融解,杯中血液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在沒加白礬時,血液和水還有“分界線”,還能看清血絲;但是加入白礬后,兩滴血液幾乎瞬間就暈染開來,從肉眼看來是真的融在了一起。
實驗3
水加清油——依舊相融
那么,在水中加入清油之后血液是否就不相融了呢?
揚子晚報記者與志愿者朱小姐分別將兩滴血滴入燒杯后,記者在水中加入了一滴清油:油入水后,隨即浮到了水面上,幾乎沒與水中的血液有任何關系,這兩滴血液最終還是化到了水里。
揚子晚報記者再次實驗:先在水中加入了清油,這次能看見血滴入水后,似乎受到了油的阻礙,有小部分浮在了水面上,不過大部分也沉到了水底,最后依舊相融了。
需要說明的是,水中加了清油其實很容易被發現:一層油花非常明顯。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yule/dsj/46222.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編輯: 溫視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