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6-15 00:35?來源 灼見微信號
王勁松怒斥演員:昨天下午,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劇大師班”論壇如期舉行,演員王勁松在論壇上分享了自己對于演員的看法。怒斥小鮮肉,背臺詞也值得炫耀,你都不要臉哪?
在論壇上,演員王勁松表示自己在片場的時候,會遇到一些演員來詢問自己是如何準備戲的,然而自己一般不直接回答,而是反問對方一句,臺詞都背好了嗎?
然而,令人震驚的是,聽了這些話,到了第二天,年輕演員就會特別自豪地逢人便說:“我臺詞背得特別好,我全背了,一段都沒有忘”。
我真的很遺憾,什么時候我們這個職業成了一個背臺詞都要被表揚的職業了,背臺詞是什么?背臺詞是你上戰場的那支槍,你能告訴我說你到了戰壕里沒拿槍嗎?你多不要臉哪?
字字戳心,戳破了娛樂圈的演員亂象;
也字字扎心,刺破了很多流量小鮮肉最后的體面。
消息一出,引發了熱議,網友紛紛喊話留言表示:王勁松老師,說得好!
撇開工作的貴賤高低,演員也就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和一般工作沒什么兩樣,然而某些流量明星卻把自己捧上了天,連最基本的臺詞都不愿意去背,即使背了還要四處炫耀,你到底是多不要臉?
無論任何職業,敬業都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而真正的專業,并不是你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而是你把職業當成事業,把事情做到極致。
真正的專業,從來都不是完成最基本的工作,而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何為數字小姐?就是演戲時不背臺詞,只念數字,不專業不敬業的演員。
她言辭犀利地指出如今的演藝圈這種現象并不在少數,而他自己也曾親眼見識過數字小姐的“威力”。
而后,國家一級演員李幼斌也表示自己曾遇到了這種事,他在一次的采訪中爆料在自己在演戲的時候,發現有演員竟然不背臺詞,嘴里說的是1234567這樣的數字口型,即使是對手戲,有些演員依舊我行我素。
而作為正午陽光的御用女演員劉濤,也曾在拍戲中遭遇這樣的情況。
在拍攝一場古裝戲中,劉濤要飾演另一個演員的媽媽,但是就在鏡頭給到劉濤的時候,另一個演員并沒有說臺詞,而是說起了數字1234567。
拍攝完成后,劉濤內心十分崩潰,因為那本來是一場感情戲,卻因為臺詞問題弄得很不愉快。
其實對于某些流量明星來說,不只是臺詞不背,他們耍大牌的現象也屢見不鮮。
演員成龍在《英倫對決》的首映禮上曾對某些小鮮肉吐槽道:
小鮮肉都沒怎樣吃過苦,我們當時拍打戲被打了都不能哭,哭了也不能墮淚,拍到腳都腫了,都不敢說,來日不出工就沒的賺啊,如今新一代演員,就比較養尊處優,要拍電影了他們都不能被打,經紀人還要請一大堆保鏢保護他們,搞成一個混亂的場面。
很多流量演員以為顏值就是正義,他們擁有熱度,擁有流量,便把自己當成了大腕,以為自己就可以不背臺詞,不注重演戲的本身。
他們可以積極的向前輩請教問題,卻靜不下心來背好臺詞,他們可以花式炒作,卻不肯花一點時間來磨練演技。
他們以為自己背好臺詞就是天大的努力,值得耀武揚威,卻不知那只是演員的基本功而已,基本素養都拿來炫耀,不是蠢就是壞!
然而,縱使演藝圈被某些流量明星、小鮮肉弄得烏煙瘴氣,但是仍舊有很多努力的前輩,他們把演戲當作自己的事業,努力把它做到了極致。
而這些人可以被稱為戲骨,也可以被稱為藝術家,其中王勁松就是這樣的一位老戲骨藝術家。
無論是《大明王朝1566》中光滑圓潤的太監楊金水、《現場鐵證》中剛正不阿的陳元,還是《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中的頑強越南雇傭兵蝎子,又或者是最新熱播大劇《破冰行動》中笑面虎“冰毒教父”,王勁松演活了一大批鮮活的人物,也成為了著名的反派代表,被網友尊稱為“天下五絕”之首——北丐。
從《大明王朝1566》開始嶄露頭角,到憑借諜戰劇《麻雀》獲得2017橫店影視節第四屆“文榮獎”最佳男配角獎,這一路走來,他迷茫過,也痛苦過,但是就是因為他內心的那一種把事情做到極致的毅力,他完成了自我挑戰,成為了眾人敬仰的老戲骨。
那么老戲骨對于演戲,到底有多苛刻呢?
在拍攝《軍師聯盟》時,為了更好的還原歷史,找到那個最適合的空盒子,他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查閱資料,即使那個鏡頭只有六秒,或許根本就沒有人注意。
在拍攝《大明王朝》時,有一場戲,楊金水裝瘋,有一個小太監來試真假,要往他臉上扎針。
為了更加逼真,他要求劇組專業針灸師傅,往他臉上扎針,據不完全統計,一共四十多針。
在《北平無戰事》中,為了演好一場抽煙戲,他曾在背后反復練習,即使到最后咳嗽不止,他也沒有降低過自己的要求。
而最終播出的時候,一吸一呼,他將演員需要的焦慮和惶恐表現的淋漓盡致,被網友大呼演技炸裂。
知乎上有人問:如何評價王勁松的演技?
其中有個高贊答案是這樣說的:
有些演員演得好,他演幾部戲后,你就能從人海中認出他來;
而有些演員根本就是入錯行的特工,演的角色你全都記得住,可他迎面從你身邊走過,你卻未必能把他抓出來了,王老師更像第二種。
沒有天賦,就用努力來補,不完美,就努力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不留遺憾,這是他演戲的宗旨,也是他人生的目標。
他沒有大火,也沒有爆紅,但是他演的每一部劇,每一個角色卻都讓觀眾深深記住。
王勁松并不是天生的演員,他成功的背后是日復一日的專注努力與鍥而不舍,也因為專注演戲,把演戲當做自己的事業,才成就了今天的王勁松。
很多時候,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成功。
“出海捕魚四年,出租車司機開了三年,跑運輸跑了兩年,幼兒園保安干了一年。”
在外人看來他努力工作,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在外風雨闖蕩10年,到最后,卻依然一無所有。
沒毅力、不執著、愛放棄,最終讓他只能躲在角落,黯然神傷,苦笑著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很多人不停的跳槽,換工作比換衣服都勤,很多90后只要工作有一點不順心,就拍照發朋友圈大聲嚷嚷著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他們以為自己足夠努力,卻不知只是做到了最基本的敬業,他們總是抱怨工作太難,然后直接放棄,卻不知他們很多人都沒有真正努力過。
他們不懂得堅持的意義,也不明白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才是真正的努力,淺嘗輒止,是很多人的通病。
國學漫畫大師蔡志忠先生曾說:
初讀不以為然,現在看來卻感同身受:
一件事,做到極致便是大師、才算的上真正的努力,所謂成功,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而已。
與其研究如何炒作爆紅,不如腳踏實地認真演戲,真正的專業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作為演員,光背好臺詞是遠遠不夠的。
編輯: 作者 小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