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3 13:55?來源 新京報
老外不喜歡看華語電影,老外看中國電影只看功夫片,看成龍中國功夫,其實中國觀眾很多不喜歡看華語電影,更多人喜歡看美國大片,沒有那么多閑工夫在中國電影上浪費時間。
新京報2月23日 雖然中國電影去年總票房突破130億元,但中國電影的全球影響力卻不高,這是記者昨日從“2011中國電影國際影響力全球調研數據”發布會上獲得的信息。由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針對多國年輕觀眾的調查顯示:超過1/3的外國觀眾一點不了解中國電影,超過58%的被調查者認為中國電影對世界電影影響一般。出席發布會的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表示,在美國電影更多地進入中國的情況下,面對全球市場我們要拍出有民族特色的同時,更要了解國外觀眾的喜好。至于增加14部美國進口片和分賬比例的提高,華夏電影發行公司董事長谷國慶稱影響沒有想象中大。
說現象
五成觀眾不進影院看中國電影
此番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對美、英、法、德、日、韓、印等多個國家收回1308份有效問卷,調查人群年齡集中在35歲之下,為電影主流觀眾。該調查的負責人黃會林告訴記者,這次的調查顯示中國電影在國外影響力總體局勢不佳。從總體情況來看,有超過1/3的外國觀眾一點也不了解中國電影、一半的人多少有一點了解、只有1/5的被調查者較為關注,而較為關注的多是日語、韓語和德語觀眾。對中國電影最缺乏關注的是母語為印地語和英語的觀眾,完全沒看過的分別占到41.5%和32.3%。
除了整體關注不夠,外國觀眾也不怎么進電影院看中國電影,其中55.1%的人是通過錄像帶、DVD觀看的。
究原因
宣傳不給力,無片可看成首因
在這次的調查中,大部分觀眾更多的是關注自己國家的電影。而對于中國電影,一方面是理解上有障礙,其中文化差異占47.5%,中文對白占43.3%,劇情占33.5%,其中前二者基本無法改變。這也是為何動作冒險和功夫片是最受老外歡迎的中國電影類型,比例都在40%以上。而動作明星成龍也以68.4%的認知度成為外國觀眾最喜愛的中國導演及中國演員中排名最高的人。但在25-35歲的觀眾中有72.5%的觀眾對中國城市文化最感興趣,但這樣類型的中國電影顯然較少。
所有受訪者中,在關于中國電影需要改進的方面,宣傳發行占63.7%,敘事方式為35.1%。出席發布會的IDG亞洲區總裁熊曉鴿稱,超過60%的外國觀眾是通過口碑傳播了解中國電影,說明中國電影在海外發行的宣傳力度還是不夠。
而國外觀眾沒看過中國電影的原因,排在首位的是沒機會看。由于對中國電影關注不夠,有58.2%的外國觀眾認為中國電影對世界電影影響一般。
■ 報告建言
多與世界接軌
在政府“電影外交”的成功工業之外,要發揮企業、民間社團的力量,一是與國際資本合作,集合多國制片方進入國際市場;二是充分利用國際影展,為電影宣傳發行提供平臺;三是造就專業的電影國際貿易公司。
把演員推出去
通過不同地區對中國文化的喜好,推廣不同類型的中國電影,并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導演和演員。
■ 官方表態
投其所愛很重要
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大家都知道美國電影要更多進入中國市場,中國電影面臨新的挑戰和突破。要更多地了解全球電影市場,這是相對新鮮的課題,我們要了解國外觀眾的愛好,我們能不能拍攝既能體現中國特色,又能征服國外觀眾,又有永恒價值的作品。
■ 調查數據
外國觀眾喜歡的中國導演(多選)
李安 55.2%
王家衛 38%
張藝謀 30.5%
陳凱歌 8%
馮小剛(微博) 8%
賈樟柯 8%
值得一提的是18歲以下的外國觀眾,有六成沒有喜歡的中國導演。最受歡迎的三名導演中,李安和張藝謀在不同年齡及不同教育程度人群中受喜愛程度差不多,喜歡王家衛的觀眾多集中在25-35歲之間,本科以上學歷人群中。
外國觀眾喜歡的中國演員(多選)
成龍 68.4%
李小龍 38.4%
李連杰 30.5%
周潤發 29.5%
鞏俐 18.4%
章子怡 17.5%
入選的中國演員大部分為功夫明星,其中李小龍已過世了二十多年。排名前四的男演員都是香港演員,或者從香港成名,內地演員僅有鞏俐和章子怡兩名女演員入選。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yule/zuixindianying/41987.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記者 楊林